服务热线
020-123456789
“真没想到,拿学历冬天也能吃到香椿芽!后村”今年春节,支书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中店镇杨公庙村,为何乡亲们共同见证了一桩新鲜事儿——村里大棚种植的频频香椿上市了,在周边市场甚是拿学历走俏,零售价高达90元每斤。后村截至目前,支书已销售1000多斤,为何销量最高的频频一天卖了100斤。
“我们的拿学历钢构大棚起点很高,自动化滴灌系统、后村温度监测系统、支书排风系统一应俱全……”90后村支书张从锐一脸自豪地介绍,为何“棚内种植反季节香椿12万株,频频采用密植的方式,让土地在最短时间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。这些香椿能一直卖到清明节前,和露天香椿的上市无缝对接。”
“你是不是农学出身?哪个大学毕业的?”看到眼前这名书卷气十足的村支书谈起农业头头是道,记者很好奇。
没想到,面对这个话题,张从锐的表情开始不自然。在记者的“逼问”之下,他这才把学历的事情和盘托出。原来,这个高中毕业生通过函授拿到了一个本科学历和一个专科学历,还有一个专科学历正在读。
一个整天在田间地头忙活的村支书,为何要挤出时间来拿这么多学历呢?是刚需,还是为了“镀金”?
张从锐说,他当年高考考得不错,但阴差阳错没上大学,为此一直抱憾。他曾在省外打过工,2014年返乡之后,因为有高中学历,就在村里担任文书。2021年10月,他当选为杨公庙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。
虽然在农村长大,张从锐起初连茭白长在土里还是水里都弄不清。去农贸市场卖菜,他居然穿着西装,不带零钱,甚至不敢扯开嗓子吆喝一声。
“作为年轻人,从事农村工作,只能不停地学习,不能闲着。”了解到安徽省开展“一村一名大学生”计划,他就报了名。这项人才培养工程,主要由安徽农业大学负责实施,面向在职的村“两委”干部及后备干部,开展为期两年半的专科及以上学历的继续教育。入学时,学生必须通过当年成人高考的规定分数线。
张从锐花了两年半时间,完成了“现代农业技术”专科函授13门课程的学习,最终通过期末考试以及以“农村改厕”为题的毕业论文答辩,拿到专科学历。
张从锐觉得,接受专业教育之后自己有了科学思维,对农业规划的理解也更深刻,“以前碰到产业问题,或许是拍脑袋做决定,现在要引入气候、土壤条件、光照等数据分析,花更多时间去调研、评估项目的可行性。”
张从锐刚上任时,全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7000元,仅依靠集体山场的承包费。他四处调研,遍访专家,想搞差异化的产业,最后锁定了香椿。
当他将花了一周时间撰写的香椿产业论证报告,递到党员和村民代表手上后,得到他们一致认可。村里立马启动露天香椿种植项目,随后注册了“三实椿芽”的商标。此外,村里还开发了跑山鸡养殖项目、秸秆收储综合利用项目,带动周边170户农户就业。
去年10月,杨公庙村主动争取资金近300万元建设“特色蔬菜轮作基地”,5座高标准钢构温室大棚拔地而起,除了香椿,还种植菠菜、香菜等。
工作上逐渐进入角色,更多的挑战也相继而来。张从锐曾遇到一次村民闹矛盾,几次调解均以失败告终,他连忙到处找法律书籍。2019年,他下决心再次“补课”,报名参加安徽农业大学法学专升本函授学习,用两年半时间拿到了法学本科学历。
张从锐对村里的产业方向有了更清晰、深远的思考。2019年,他牵头成立三实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,目前有76户农户参与香椿种植。
“合作社吸纳老人、脱贫户、五保户,他们平时从事除草、栽培等农活。”负责合作社大棚管理的老党员胡宗平介绍,“脱贫户通过小额信贷入股合作社,年底还能享受分红。”
2020年,在张从锐的建议下,村里又成立了独立经营的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。产业和项目愈发成熟,财务管理亟待跟上。会计知识一向是张从锐的“盲点”,为了“扫盲”,2021年,他又报考了会计专科专业,函授学习。
这一回,张从锐多了一个同学——杨氏祠村80后党支部书记刘正东。深受张从锐的影响,他也一同报考了会计专科。
杨氏祠村的主要产业是粮食种植,近期计划建造烘干房,扩大生产规模,实现精细加工。“只有提升学历,算好经济账,精准用好政策扶持的资金,才能给群众清晰明白的交代!”刘正东说。
乡村振兴,关键在人,更在于年轻人。据六安市金安区委组织部提供的数据,2021年换届时,新调整村(社区)党组织书记180人,其中,80后有127人,大专以上学历116人。
“村干部年轻化、知识化、学历化逐渐成为‘潮流’,来自乡村一线主动提升学历的报考者越来越多。”安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胡启涛深有感触。
以安徽省“一村一名大学生”人才培养工程为例,他介绍:“2008年前后每年平均有1000人报名,特别是2013年以来,报名者逐年增加,近3年呈快速上升态势,每年有4000人左右。”
“个人拿到了学历,还把农业大学各科的教授‘发展’成村里的指导专家,现在遇到了问题,就向老师请教,这岂不是一举两得!”张从锐笑着说,“这些专家的资源可比我这张学历值钱多了。”
的确,学了会计专业后,这个村支书更会“算账”了!(王海涵 王磊)
一碗螺蛳粉烹出文旅大产业 全国公安机关已侦办网络谣言类案件4800余起 关停违法违规账号3.4万个 福建漳州加强化妆品备案管理 国家医保局印发《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机构定点管理办法》 从古寺庙到窑台遗韵见证黑窑厂的悠悠文脉 讲好英雄故事 建构中国特色的“英雄IP” 红色演艺、“简述中国”、古乐演奏……清明假期“文博游”火热 一个人的赏花是春游,一群人的赏花是经济 鹳雀楼,更上层楼 全国多地文旅数据出炉 清明期间这些红色景区受青睐 中国“文物医生”在海外 妙手匠心帮助修复世界文化遗产 话剧《北京人》——京剧身段怎样演绎话剧经典 话剧《青蛇》被侵权,中国国家话剧院发布声明 国家医保局: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询功能上线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原副秘书长薛寅君接受审查调查 中国“文物医生”在海外 妙手匠心帮助修复世界文化遗产 人气值“爆”了!乡村花卉消费引热潮 国家医保局规范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等7类医用耗材医保通用名 “质量月”曝光台 “颍上村嫂”凝聚社会治理“她”力量 “颍上村嫂”凝聚社会治理“她”力量 国家邮政局:8月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升16.2% 人气值“爆”了!乡村花卉消费引热潮 这群年轻人种的牡丹 带火了这座城 以陈嘉庚为原型,舞剧《海的一半》启动巡演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原副秘书长薛寅君接受审查调查 国家邮政局:8月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升16.2% 我们问了13个大学生:为什么要讲脱口秀 “园居春信”2025年中国园林博物馆清明节文化活动举办 文化中国行|新展览、新活动 清明假期“博物馆热”再升温 故宫特展来了!172件文物感受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 “颍上村嫂”凝聚社会治理“她”力量 河南武陟:中医药文化融入生活 话剧《青蛇》被侵权,中国国家话剧院发布声明 两会聚焦 中国早期农业村落的样本(考古中国) 赏文物看大展 春日踏青文博游火热 首批15地入选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 中国消费者协会: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特检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德宇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首批17处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亮相 铁路部门实施重点旅客运输服务新规则 一碗螺蛳粉烹出文旅大产业 深蹲系列之蒙城:老牌“养牛示范县”如何抢抓“新风口” 铁路部门实施重点旅客运输服务新规则 福建漳州加强化妆品备案管理 郑茜:我们要建一座什么样的民族博物馆 人社部等3部门联合发布网络主播等19个新职业 我们问了13个大学生:为什么要讲脱口秀 讲好英雄故事 建构中国特色的“英雄IP”